尤中会书法作品研讨会在中国书坛引起巨大反响
(记者 苏清杰报道)日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举办的尤中会书法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学术厅热烈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等十余位在中国书坛颇有影响力的大家到会并发言。他们无不为尤中会作品的厚重而“震撼”以至“震撼”“感动”这两个词成几乎成了每个发言者的关键词http://img14.chengdu5.com/mypoco/myphoto/20130613/18/1739686942013061318122502_640.jpg
尤中会书法作品学术研讨会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葛昌永主持,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李刚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主席朱守道,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继,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龙开胜,中国书协理事、总参谋部书法创作院院长王学岭,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传贤,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相国,中国书法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曾翔,《书法报》社长、总编舟恒划,《书法导报》副总编黄俊俭等著知名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百家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
尤中会1944年生于河南临颖一个书香世家。4岁开始临书,60多年来临池不懈,从而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书法大家。他曾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湖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原工学院特聘教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荣誉教授。曾连续参加第三、四、五届国展。中韩首届书法展,中日新潮名作展,中新书法交流展,台湾百名书画家邀请展等国际国内大型书展并获奖。先后荣获中国国学研究会颁发的“国学杰出贡献奖?书法金奖”、“国学十年个人艺术成就奖之书画精品奖”, 并荣获“中国百名书画名家”.“国学十年明珠艺术家”等荣誉称号。2012年8月11日上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墨华翰韵”尤中会书法艺术大展,在国家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并有《尤中会书画作品选集》、《尤中会书法集》、《尤中会墨迹五稿》、《墨华翰韵·尤中会书法艺术展作品集》及理论著作《临池余墨》等出版发行。
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在研讨会上说:从尤先生的作品中不难看岀,他师“二王”之雅逸,得米芾之洒脱,法虔礼之用笔,取鲁公之苍浑,并能溶会贯通,食而化之。且敢于大胆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书风。他的书法作品,涵及楷书、行书、章草、魏碑、篆书等多种书体,可以说是淋朗满目,美不胜收。他的作品展示了他以学术为支撑的最高水准,体现了他线质章法的驾驭能力,呈现了他诗情书性合璧的气韵效果,彰显了他书法个性的总体时代风貌。我们有幸在他富有内涵的线条语言中领悟到他特有的气度和人格魅力,并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憾。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讲了自己对尤中会作品的体会:看了尤中会老师的作品,第一感觉就是唯楚有才。我觉得无论是把尤中会老师放在70岁老书家的队伍中,还是放在整个书法界,尤中会都是一个书法名家。应该说,尤中会老师是我们书法界的领军性人物,也是全国的书法名家。从尤中会老师个人的书法风格特点及成就上看,篆隶楷行草,都有所涉猎。这次展览以楷、行、草为主,又兼及一些其他的书体。这对一个退出书坛一线的老书法家来说,能一直坚持探索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我们书法界,有的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过了七八年也就无声无息了。尤中会老师一直坚持到今天,这也预示着他成功的未来。我们在座的都是圈内的人,而且对书法艺术都有一定的研究,大家都给他这么高的评价,我认为是实事求是的。咱们经常在美术馆看展览,像今天这么有滋有味的展览确实不是太多,真的不多。他的作品充满着生机活力,这个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能概括的。我详细地看了尤中会老师的作品,不但变化多,线质好,而且点画厚重,节体准确。无论你造型怎么变,他都很准确。这个准确不是正四边形的经典字法,而是对传统精神的感觉,它能够准确的体现中国书法的传统精神。而他的章法非常大气,这种大气不仅仅体现在大而厚重上,也不仅仅体现在行草作品的流美精致上,而是体现在他对整个艺术的追求上。我们今天看了尤中会老师的作品,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大气。这个大气里边还有什么东西?看完他的章法,再看他的结体构成,功夫很强,很有味道。还不够,继续往下看,看他的点画,点画也很精到。还要继续往下看,细节处理的也很好。还要读你的文本内容,等等。他创作时,是从局部到全局,我们欣赏是从全局到局部,两者顺序是相反的。所以我们一进展厅,不可能先看尤中会老师的文本内容。首先看到的是他很大气,哎呦,这两幅作品好。它能够抓住你的目光,让你眼睛一亮,然后留住你的脚步,甚至把你留下来看一阵子。这些感觉的东西,就是艺术的东西。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潘文海说:我十分崇拜尤老师那种创作境界和那种洒脱灵动、峻健飘逸的独特书风。六十多年的传统功夫与博采众长,使他做到了合离有度,胸有成竹。张海先生在论尤中会书法创作时有句很经典的评论,即“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这和他的书法创作和他的书法艺术非常切合。用人书俱老来形容尤中会老师十分合适。尤中会老师的年龄资历、人生历练、境界胸怀、传统功夫还有艺术修为,都担得起这个评价。我看了尤中会的书法展览后,除了折服于尤中会先生的艺术造诣之外,还特别惊异尤中会先生本身和作品中洋溢出来的那种蓬勃朝气及飞扬帅气的动人气质。他的作品装裱也融入了很多时尚的色彩和崭新的构成形式。不管是素面朝天也好,薄施粉黛也好,还是浓妆艳抹也好,作品本身的天生丽质和幽雅气韵,都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感染。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李刚田说:尤中会先生的作品八法精研,气度谦化。他的小字用笔讲究,笔法丰富;大字更是气势磅礡。尤中会的书法线条有棱有面,非常精彩,令人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看尤中会的作品就像同他在一起交谈,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这不仅是他的学养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也是人品与书品的双重体现。尤中会把师承渊源和当今的崭新时代有机地溶合在一起,很传统,也很现代。另外,作品的形式元素很丰富,感情元素与现代元素的交融达成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尤中会不但对经典下功夫很深,而且对时代精神琢磨的也很细。尤中会这代艺术家,在中国书法刚刚热起来的时候很活跃,起着先锋作用,是中坚力量。而今已从书坛一线退了下来,就年龄讲,上够不着,下够不着,处于年龄与职位的两个社会边缘。他们没有官帽和官威,而是靠着学术的支撑,一直在不懈地追求。他们曾经在书法一线打拼了几十年,很注意人格与学养的修炼,对书法文化与书法艺术理解得很深,功力也很深,而今仍在认真做学问。一旦将作品拿出来,就非常震撼。尤先生就是一个代表。问题是当今浮燥的社会把他们给淡化了,是大家不了解他。他们需要社会的支持,企业的支持,以及整个书法界的关注与支持。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这一代著名书法家进行专题性抢救,把他们的作品留下来,把他们的人留进历史。我所说的“尤中会现象”,就是这个年龄段书法家的现象,值得全社会关注。们要站在整个书法史的角度,留下他们的痕迹。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尤中会先生的作品,没有当下书法界的那种浮躁,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寂寞。尤先生做学问做到了物我两忘,做人做到了荣辱不惊,他篆隶正行草皆涉,磅礡大气,峻健飘逸,无所不精。我们说笔墨当随时代,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笔墨应该是什么样子?尤中会先生用他的作品完美地回答了这道难题。他的作品包括各种色彩,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运用,都非常丰富。尤中会先生力求从故纸堆里走出来,找到了一种新的,切合时代的,同时具有强烈个性的艺术语言。他的这种努力,这种思考,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和鼓舞,所以我很感动,也很震惊。我还强烈的感觉到,在尤中会老师这本沉甸甸的书法集里面,在他的展厅里面,都有一种气场,这种气场来自哪里?我想一个是来自他对传统书法文化的理解和积淀,另一个是他对继承与创新的准确把握。也与尤中会老师的家庭文化传承、人生经历以及对人生的追求与感悟有关。我认为尤老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在他的作品面前,你可以感受到一股文人气度,大气的中原之风和流美的楚文化风韵。这种韵合之美,既有铜墙铁壁那种中原文化的苍浑之美,又不乏楚文化的浪漫风流。可以说,他的书法作品是厚重的中原文化与浪漫楚文化的完美结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副主席朱守道说:知道尤中会先生的名字是在全国书法展事上,他连续参加过数届国展,是中国书坛成果丰硕、产量颇高的著名书家。这次举办“墨华翰韵”个人书法艺术展,可以说是翰墨高古,文心流芳。尤中会先生诸体多能。他“师二王之雅逸,得米芾之洒脱,法虔礼之用笔,取鲁公之苍浑”,遵循传统,参悟百家,从历代碑贴中寻找营养,然后熔而化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勤奋用功,用笔精熟,结体自然,因字取势,因行用意,合离有度,亦古亦新,蕴古人之气韵,见个人之性情。特别是结字造型,参差有道,变化中规,张弛有度。
中国书协理事、总参谋部书法创作院院长王学岭说:我刚学习书法的时候,尤中会先生的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了,在我心目中,尤中会早就是一位书法大家。待再次认真拜读了尤中会先生的作品之后,很有感触,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尤中会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继承上比较全面。行草书这一块,无论是王羲之的,还是孙过庭、颜真卿或是米芾的,都有痕迹在里面。尤中会的小楷虽说很小,但展示出的气度很大,这是小字展示大乾坤。尤中会的大楷和中楷里面,又能看出灵秀之气而不板直:尤中会的行草书里面,没有溜滑的笔道,不即不离,峰回路转,天真自然,没有火气。尤中会是以平常心,写平常字,他十分重视平时积累,他的作品他是文化底蕴的自然流露。无论是从他的人气上,或是在他的作品里面,都蕴含着旺盛的活力。他的创作思路和学术方法以及创作风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军事科院文艺创作室主任张继说:看了尤中会先生的作品有很多感触。他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意识非常强烈。一看他的字,很传统,再一看,作品形式构成以及装点又透露出时代的信息。尤中会的楷书,尤其是小楷和行楷写的非常到位又非常生动自然,有种韵律感,可以说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非常了不起。他的行草、小草、大草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是他表现的主题,当然也是他的看家本事,足以表现出他的伟大。就像金字塔一样,底很大,有一个大的底面,所以托起来那个塔尖很高。一切艺术门类,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最后都会回归到最高峰的那个点,尤先生的作品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参加尤中会书法作品学术研讨会的都是当前中国书坛颇有影响力的大家。但他们无不为尤中会作品的厚重和力度而“震撼” 而“感动”。 他们一致认为:尤中会先生的书法作品磅礴大气,大作品视觉冲击力很强,小作品灵秀精到。章法、构法、笔法甚至墨法,都十分精彩。这也应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一次在谈到尤中会书法创作时的话:好的书法应该“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 而尤中会正是当今合离有度的典范。
站位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