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如何养生,该如何避免健康雷区?
一到春节,大家都过得潇洒自由,“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然而,往往在快乐的日子里,一不留神就容易踩进健康的雷区。本期我们特邀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琳主任医师为大家传授避免雷区健康过春节的秘笈。雷区一:饮酒多,小心酒精肝
亲友相聚,酒过三巡肯定少不了。
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的推荐:健康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450毫升,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50克。
所以正确的饮酒方式是:一是饮酒次数要控制,决不能天天喝、顿顿喝,一周喝1-2次即可; 二是适量,不能超过个体承受范围。不管喝什么酒,最好不要空腹喝,这样不会太伤胃。
●温馨提示
以下疾病不宜喝酒
胃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尽量少喝或不喝,易引发胃穿孔;
肝病:酒精肝、肝硬化、黄疸肝等,酒精伤肝,最好滴酒不沾; 心脑血管疾病:脑溢血、血脂稠、心肌梗塞等,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猝死。
孕妇及糖尿病、痛风等症的人不能喝;
服用感冒药、安眠药、镇静剂后不要喝,否则会加重病情 。
不能与酒同食的食物
胡萝卜——丰富的胡萝卜素和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引起肝病。
茶——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 患痰饮水肿。
汽水——酒后过量喝,这样会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而不是释放,对肝脏不利。
生姜——因为二者都是温、热之性,合用易助火生疮。
腌熏食品——作为下酒菜,这种做法是很伤身体的,因为腌腊食品含有亚硝酸,与酒精发生反应,伤肝,伤食道黏膜,甚至可能诱发癌症。
饮酒后的禁忌
剧烈运动——如啤酒具有利尿作用,酒后会排除体内的大量水分,如果再进行剧烈运动,排出更多的汗水,容易导致身体的严重脱水,会出现心跳加速、腿部抽筋,甚至产生缺氧昏厥的现象。
酒后唱歌——损伤声带,导致了声音沙哑。尤其饭后一小时内不适宜唱歌。这是因为饭后大部分血液集中在胃肠道,立即唱歌,一部分血液分流到肺部,会影响胃部食物消化。
酒后性生活——饮酒后比以往兴奋,且阴茎敏感度低因为酒精麻醉,中枢神经反映迟钝所以射精时间延长,容易导致阴茎过度充血,久而久之会导致前列腺疾病。
雷区二:黑白颠倒,作息紊乱,体力透支
由于作息时间改变,饮食不规律,加之过度疲劳身体透支,很多人在春节长假中容易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其中以心脑血管病居多,如高血压、心肌梗塞、中风等。
高血压患者忌“闹”。亲友相会,人多热闹,可使大脑过于兴奋,血流加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溢血。
冠心病患者忌“累”。节日操劳过度,或玩乐放纵无度,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感冒患者忌“聚”。感冒最好在家休息,既有利于疾病康复,又可避免将病传染给他人。
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我国民间有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熬夜,易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胰腺病患者忌“酒”。节日里美味佳肴丰盛可口,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如果再同时又大量饮酒,就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胆道疾病患者忌“油”。节日期间,若大量食用油腻食品,即会加重胆道的负担,成为急性胆囊疾病复发和加重的诱因。
肝病患者忌“酒”。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温馨提示
饮食运动作息要规律
饮食: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多吃水果、蔬菜。
运动:坚持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作息:停止熬夜、应酬等行为,早睡早起,尽快调整作息时间,慢慢适应以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失眠——泡脚:有助于睡眠。 按摩。沐足及足部按摩,沐足后应用一指禅推法按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申脉穴等5~10 分钟即可入睡。
节日身体管理
情绪忌过度波动
亲朋好友相聚,人们的情绪容易过度兴奋,这时更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
遇到不良情绪时,最好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应该到环境优美的公园散散心,大自然的美景能对你的情绪起到调节作用,有效地消除你的烦恼。注意转移话题。在遇到类似逼婚的询问时,可以先表示接受,不更多表态,然后迅速把话题或注意力引向别处。
在冬天搓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手开始发热时,人体中的负面因子可以随着热量的散发而被释放出去,同时跺跺脚也不错。
不良情绪来临时,一味地控制和压抑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需要学会宣泄。生气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发泄自己的愤怒;悲伤时,放声痛哭比强忍眼泪更容易宣泄情感。还有,当你生气时不妨照照镜子。
做好疾病管理
警惕冠心病:很多人日常的规律作息在过年期间会被打乱。对于本身就有心血管慢性病的人来说,过度娱乐带来的疲劳,加上有些患者不像平时规律服药,都可能导致冠心病发作。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保持血压稳定。
控制血脂:控制血脂水平的膳食因素包括控制食物脂肪总量、提高食物脂肪酸质量、限制食物胆固醇摄人量、限制酒及精制食物摄取。
控制血糖:糖尿病使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要注意讲究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而且运动要长期规律。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责任编辑 姚赞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