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锅肉」川菜之王让你品尝四川的味道!
色泽油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咸中有甜、鲜辣醇香……关于回锅肉,你还能想到多少形容词?回锅肉又称川菜之王!是的,绝对不是浪得虚传!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是走向世界的川菜,但操作难度较大!普通美食爱好者,做出来比较困难!在四川,家家户户都会炒回锅肉,跟担担面一样,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色,口味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好处…其实回锅肉没有非常标准的成菜要求!但是无论怎么变,没有加甜面酱,豆豉的,绝对称不上正宗!
提到川菜,很多小厨会想到回锅肉。回锅肉看似食材易得,但要想做得正宗,仅仅选择普通五花肉是不够格的,一定要选二刀肉。二刀肉的说法常见于川贵滇等地区,是从割肉方式引申出来的,即靠近猪后腿的那块肉,家庭制作中可选用后臀尖。把肥四瘦六的二刀肉切至宽三指,太肥则腻,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成型。除了常用的青蒜,有的人还会配以蒜薹、辣椒等等,用这些时令鲜菜配炒回锅肉,使人更容易保持对回锅肉的新鲜感,也是回锅肉长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历史起源
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久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久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回锅肉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宋。到了明代,回锅肉基本定型。清末豆瓣的创制,大大提升了回锅肉的口感和品质,使回锅肉成为川菜中的当家花旦。如果说目前还不能断定宋朝爆肉与回锅肉是否相同;那么,明代的油爆猪则清晰地呈现出回锅肉的基本特征。明人宋翊《竹屿房杂部》这样记载:“油爆猪,取熟肉细切脍(切片),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
制作方法
1、带皮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葱段、姜片,花椒7、8粒,黄酒适量煮开。
2、撇净浮沫,煮至八成熟,取出自然冷却(筷子可插入即可)。
3、将肉切成薄片,姜、蒜切片,葱切成斜段。
4、将青蒜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然后全部斜切成段备用。
5、.炒锅上火,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花椒及葱姜。
6、下入肉片煸炒,至肉片颜色变透明,边缘略微卷起。
7、将肉拨到锅一边,下入郫县豆瓣酱(可以先剁细)炒出红油。
8、适当的加入少许酱油或甜面酱调色,与肉片一起翻炒均匀。
9、下入青蒜,点少许料酒,糖调好味道即可出锅。
川菜大师邓华东师傅告诉我,也不是非郫县豆瓣不可,成都人家里,多数有自家用二荆条辣椒腌的红豆瓣,亦能用。但两者的风味不同,郫县豆瓣的工艺复杂,红豆瓣较接近湖南人的剁椒。
除了豆瓣,有些人还喜欢加一点豆豉,要不是重庆的永川豆豉,就是成都本地的太和豆豉。
1.选肉要精:要当天宰杀的鲜猪肉,肥四后腿二刀,瘦六宽三指,太肥则腻,太瘦则焦,太宽太窄都难成型。
2.煮肉要调味:清水煮肉,难出肉香,因此,水滚开以后,要先放入生姜(用刀拍开)、大葱节、大蒜、花椒吊汤,等汤气香浓,再放入洗净的猪肉,六成熟就捞起备用,不能煮得太软。
3.切肉要巧: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断,热的时候又烫手,下刀难以均匀,懂行的厨师,把捞起的肉放在冷水里浸一浸,趁外冷内热时下刀,如果有冰箱,可以把刚煮好的肉放到急冻室里两三分钟,这就更好切了。
4.配料要正当: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县豆瓣,用刀剁细,酱油要浓稠可挂瓶壁。
5.煎熬要拿准火候:掌握火候是回锅肉的关键。用中火,下肉片后,即下剁细的郫县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泽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温拿捏得当的师傅,能把肉片熬制成一个一个的卷窝形状,俗称“灯盏窝”。肉片成窝时,立即放入甜面酱、酱油少许,也可适当放几滴料酒,放一点鸡精,以增加香味和鲜味,然后,马上加入配料,改为大火,翻炒至熟就可起锅。
食用指南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回锅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
青椒果实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维C含量比茄子、番茄都高,其中芬芳辛辣的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有的抗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强人的体力,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劳。其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K,可以防治坏血病,对牙龈出血、贫血、血管脆弱有辅助治疗作用。其特有的味道和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青蒜中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于其含有的辣素,这种辣素具有醒脾气、消积食的作用。还有良好的杀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青蒜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对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营养功效
1.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
2.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
3.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
4.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
5.回锅肉中所用的猪肉油脂含量高,甜面酱及豆瓣酱均含钠,故高血压患者不宜多吃
食物相克
猪肉(瘦):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牛奶与瘦肉不合适同食,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国外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钙磷最佳比为1:1到1:1.5之间,此时互相促进吸收。
注意事项
热锅中油到四成温烫,就可放肉煎熬。切好的肉,放了一阵子,肉片就会粘连在一起,若要炒散,容易使肥瘦分离,若让肉片待粘连的油化开,自己分散,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腻,煎熬不均匀,因此,煮肉的汤要保持一定温度,肉片下锅前,用漏瓢将肉在汤中氽散,再入锅煎熬,这样,肥瘦不断,而且,肉片上一定的水分,还可保持肉的嫩软。四川人把回锅肉又叫做熬锅肉,烹饪技艺中,没有“熬”法,它是将炒、爆、煸、炸四法融为一体,使烹制的菜具有由四法而得的风味特点。
一些在家里主厨的人,习惯冷锅放油,还习惯直接放生油熬熟后做菜,一般来讲,这都是烹饪之忌。冷锅热到劲起,油温过高,生油熬熟,油烟太重,炝入菜中,大败菜的本味。因此,应该待锅热后,放入已经熬熟的油,做回锅肉也要先放一点油,最好是熬熟的菜油,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应该待锅热后,放入已经熬熟的油,菜油与肉中的猪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当今城里人,已很少用菜油的,况且,市面上也很少能买着质地清醇的菜油,那就只好用调和油了。还有人怕油太重,干脆不放油,直接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锅中煎熬,这样做,油是不重了,但肉也干焦了,入口难以化渣,全无了回锅肉干香中徐徐而来的细软。其实,嫌油太重,下配料和作料前,倒出一些就是。
正宗的回锅肉,应该用香蒜苗作配料。在四川,夏秋时节,这种又细又长的蒜苗上市了,人们知道,一年中,吃回锅肉的好时候到了。有人用一种很粗、叶子又长又宽的蒜苗作配料,川人叫它是葱蒜苗,一股冲鼻的坏葱味,真坏了回锅肉的举世英名。
延伸
反复煸炒的过程,川人称之为“熬”,第一声。你到四川,常常会听到“熬锅肉”一说,指的便是回锅肉。把肉片推在锅边,不要盛起,四川师傅的炒,永远一锅成菜。再下豆瓣炒上色,下甜面酱炒出香味,最后加入酱油和青蒜段炒匀即成。不下酱油也行。按邓师傅的说法,现在的调味品盐度已过分高,照老菜谱的用料,说不定会“咸死人”。
拿那种细嫩的灯笼椒和仔姜代替青蒜,叫仔姜回锅肉,豆瓣酱略少,突出甜面酱香,成都人最爱吃了。
用四川莲白的卷心菜亦可,我一生人第一次吃到的回锅肉则是用橄榄菜炒的。这是“上海梅龙镇酒家”的改良,但基本的做法一致。调味方面,不用豆瓣,单下甜面酱和酱油,外加一丁丁的白糖,一点辣味也没有,是回锅肉的一道变种,称为酱爆肉。
反过来,猪肉切片不煮,以油盐煎熟,调味仅用豆瓣和豆豉,叫做生爆盐煎肉。
成都郊外的广汉连山,猪养得肥壮,那边厢把肉片切得极大,让人吃个过瘾,故名“大刀回锅肉”。
结语
资料上说,晚清举人林思进,尤嗜回锅肉,苦苦钻研之,自成一脉“林派”,可惜失传。有人说是加了蒜蓉、干辣椒和醪糟汁,也有人说即是旱蒸回锅肉的前身,但也终究不好考证了。
一碗回锅肉,你能下几碗饭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