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加入
×
幼儿科学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内容,它讲究踏实的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需要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感知、探索,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旨在使幼儿获得经验,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人类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明、创造,并具有创造的欲望,所以科学教育强调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愿望,形成对身边科学现象、科学问题的求知欲。鲨鱼公园儿童大学专业老师表示,科学教育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1、珍惜幼儿的好奇心,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惊奇,他们渴望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秘密,所以,幼儿有各种数不清的问题,对于好奇的东西还会去摆弄、去触摸它们。如果对于幼儿的这一种行为,不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弄清个中原因,那他们可能会变成一个破坏王;如果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斥责,不准他们“动手动脚”,那他们也可能会变成一个胆小、无好奇心、行事畏缩的人。柏拉图说:“好奇心,好奇看,知识之门。”幼儿的好奇心是科学思维的萌发,我们要珍惜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并进行及时的引导,为他们创设自由探索的条件,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心理需要,丰富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2、以耐心、严谨的态度幼儿的问题。 幼儿对于客观世界的种种特别好奇,有的问题经常问到你不知如何去应付他,对于幼儿的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耐心地、客观地向幼儿进行讲 述,对于不懂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 科学教育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老师。皮亚杰的认识发现理论认为,3—6岁的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能逐步使用外部世界的内部表象,运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人和事物。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玩“沉、浮”的活动中,我准备了木制品,石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泡沫制品等各种各样的材料,供幼儿在水中自由投放,发现他们在水中的现象,从而让幼儿体验到重的东西会往下“沉”,轻的东西会“浮”上来的道理。从而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最后,得出了水有“浮力”的结论。小朋友在实践中发现,思考甚至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发展。可见,以身边的、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